更新:2020-08-25 / 第圩一章,七夕节快乐
舒克扑街(gai这个字必须读:该)小作者的聊天对话,爆笑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无桨小快船,过河不用慌。没有老司机,方向【全靠浪】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【无桨小快船】出品,必属精品。
更新:2021-09-11 / 第七十三章:老街酣战(十八)
这是一个一言不合就打牌的世界。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卡牌,对抗灾兽离不开卡师,建设城市离不开卡械……总而言之,如果你在这个世界有什么问题法律解决不了的,那么打牌决斗可以。因为七星神卡“命运的馈赠”,罗宁重生回到十年之前,他此生立誓要让背叛者付出应有的代价。“来打牌吧,赌命的那种。”面对过往的那一个个老冤家,罗宁露出了和善的笑容。又名《来打牌吧,赌命的那种》《打牌真的会有生命危险》《原来打牌真的可以拯救世界》……
更新:2024-08-11 / 抱歉了,各位,这本书到此为止
穿越绝区零,因为遭到空洞侵蚀,林沐意外患上了以太侵蚀。为了活下去,他只能接受黄毛反派系统颁布的黄毛攻略任务,利用系统奖励自救,在一次又一次任务中化身为让苦主痛苦的黄毛反派。“铃小姐,你也不想‘法厄同’的身份暴露吧?现在,该喊哥哥了。”“混蛋!你休想得逞!”【让女主铃心态动摇,涉及妮可、安比、艾莲等多位苦主,黄毛值+50。】【系统建议:花费300黄毛值购买读心术一小时体验卡,配合任务行动。】“妮可小姐,你也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在空洞失踪,变成以骸吧?”“可恶,狡兔屋绝不屈服。”【让女主妮可惊慌失措,涉及安比、猫又等多位苦主,黄毛值+40。】【系统建议:花费200黄毛值购买预知术体验卡,可预测黄毛攻略节点。】书友群群号:1001869331
更新:2024-08-06 / 第四章星见雅:hentai
我吉良吉影,十八岁。每天最晚8点之前都会准时从是十四分街回家。不抽烟。苏打豆汁水也是浅尝即止。晚上11点上床睡觉,每天一定要睡满8个小时。睡前会喝一杯鳞渊冰泉,做个20分钟的伸展操,让身体放松下来才上床,这样通常就能一觉睡到天亮。早上醒来就像小婴儿一样,不残留半点疲劳和压力。空洞协会的医生都说我身心健康。我渴望平静的生活。但生活总是充满波澜。因为我有个妹妹,她的名字叫做妮可。妮可轻吻着指尖:“哥哥,今晚我要吃牛肉面,麻烦帮我带。”还有一个友人叫星见雅,她握着武士刀:“吻我,或者死!”更有一群奇奇怪怪的朋友。艾莲.乔的眼神中充满了鄙夷,一言不发。可琳揣着手手:“吉良吉影大人。”安比:“吉良吉影哥哥,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电影吗。”格莉丝的眼中充满了好奇:“我可以将你装入机械吗!”猫又:“吉良吉影,我爱你。”朱鸢:吉良吉影!
更新:06-22 / 68 婚礼殿堂
平川风穿越到综漫世界,本想过上靠文抄公发家致富的好日子,但他怎么感觉……那些综漫女主们变得越来越奇怪了?他不知道的是,自己身边的这些女孩子,竟然全都是重生者!一周目轮回者:雪之下雪乃,和平川风有过一段幸福婚姻,最终无力挽回破碎的婚姻,重生归来后性格发生了微妙的变化,但仍旧保留着那份纯真。二周目轮回者:四宫辉夜,历经两次轮回,变得雷厉风行,不计后果。三周目轮回者:千早爱音,经历了三次轮回后的她眸中无光,厌恶自己的优柔寡断,于是……她放下了吉他,捡起了柴刀。四周目轮回者:春日野穹,她唱着世上只有哥哥好的童谣,踩着她们的尸体,抱着平川风远走高飞。五周目轮回者:…………十周目轮回者:“讷,风,我新学了一种巫术,吃掉你,再把我的肚子割开露出你的脸,这样一来,我们是不是就永远融为一体了?”平川风:“?”这个世界怎么变得越来越奇怪了?
更新:2022-12-22 / 第三十七章 比企谷八幡那死去的回忆
我,比企谷八幡,对除小町之外的女性没有兴趣,目标是当个包租公兼家庭煮夫。我,雪之下阳乃,只对不喜欢自己的八幡感兴趣,目标是把这样的八幡彻底玩坏。理性的他,感性的她,并非因爱而交织在一起的两人。没有什么轰轰烈烈,只是粗茶淡饭一样的故事。书群:527053127
更新:2021-05-06 / 我来晚了
不是比企谷八幡的比企谷八幡的故事
更新:2019-09-16 / 50 透过镜片,海老名诉说着委托
团子股的进来看看,团子股一脸满足主人公重生到春物比企谷身上,将会与命运之人有怎样的展开?茫然的他一无所知,但他和她们的青春终将开始了!
更新:2017-08-12 / 第十八章 迟迟未到来的长大
大老师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涉及作品:中二病也要谈恋爱,声之形,春物,三月的狮子(暂时那么多)
更新:10-31 / 第十章 薮猫回窝大作战(序)
25岁的中国教育学硕士傅邺,入职前夕,一觉醒来意外穿越成为2012年日本千叶县总武高的二年级学生筑前文弘。面对陌生的青春恋爱喜剧舞台,这位内心成熟的高中“准教师”被迫戴上16岁少年的面具,他选择并不突兀地暂时融入这个青少年群体。在扮演普通高中生的同时,他始终在寻找归国之路。这是一场成年理性与少年躁动的奇妙碰撞,一位教育观察者在不合时宜的舞台上,会怎样写下关于成长、责任与归属的青春注脚?